上海专业工作签证咨询公司
立即在线咨询
JS导航效果
|
|
|
老外在华创业容易吗?他们的答案是……
发起人:guohaitao  回复数:2  浏览数:10244  最后更新:2022/10/20 16:20:19 by winwin99

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:
2019/2/20 14:43:28
guohaitao





角  色:管理员
发 帖 数:412
注册时间:2016/5/20
老外在华创业容易吗?他们的答案是……
2018年第二季度外国公民来华人数7899732,同比2017年第二季度增长5.117%,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数超过50万家。老外创业在中国,异国背景,文化输入。我们采访了4位在中国创业的外国人,他们拥有更独特的创业视角。

01

Dominic 江森海 英国人,英国17年,中国25年,创可贴8创始人

“雾霾最严重的2016年,我也没想离开北京。”

江森海,来自英国,标准中国通,非典型英国人。采访江森海感觉像是采访一个特立独行的北京爷们儿,爆粗,儿化音。江森海也认为自己是“新北京人儿”。本文儿化音滥用,欢迎指正。



初到中国的江森海

1993年背包客江森海来到北京,而后成为一名“洋北漂儿”,2003年在南锣鼓巷开了第一家创意文化衫门店——创可贴8。他的微博介绍:创可贴8创始人兼创意独裁者。

我在英文里学会的一个最有效的词儿是“begin”

江森海认为很多创业者在市场调研和规划上浪费太多时间,“还不如***开始”。他充分理解创业团队的优势——快。有想法赶紧落地,错了立马掉头儿。

“很多年轻人觉得我必须要想个很牛*的idea,我才能创业”,江森海认为,你必须找个你喜欢的idea,你***就做,做起来的过程中,你会有新的(牛*的)idea。

江森海的公司,就来源于一个失败的idea,是他的最爱——江森海的第一件T恤,也是卖得最差的一件。


江森海的第一件T恤-l climbed the Great Wall

“这些阿姨是我们公司的大使。”

创可贴8独树一帜的地方在于,店员清一色北京本地“大妈”。“康阿姨12年,是我第一个店员儿,张姐10年,李姐6年”。


创可贴8的“阿姨”们

这些阿姨在店里拥有无与伦比的“power”,除了照顾客人,决定售价,甚至可以赠送产品。“咱们北京阿姨的优势太大了,她们给顾客带来非常特殊的体验”。

“毕竟我是72年的,我对网上生意没太大兴趣。”

江森海的主要精力在线下门店,“我是个艺术家,我承诺给顾客提供神奇的体验”。他认为实体店才能给顾客足够份量的“magical”。听的,看的,闻的,包括阿姨们和广场舞,“这就是创意”。

南锣鼓巷创可贴8门店

“我喜欢在中国做生意,公司曾经两次差点倒闭,拖欠工厂几十万,合作方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,这在英国是不可能的。”

【关系】就是两个事儿,一是价值,二是朋友

对其他在中国做生意的老外,江森海的建议是“做比中国人有优势的,千万别做中国人有优势的,做不过”。他把成功一部分归功于他在做一个“老外眼里看北京”的图案创意。

“你得对谁都好,对谁都尊重,在中国,没关系是不行的”。老外为了理解中国式“关系”创造了一个词儿“Guanxi”,而老江的解释更加恰如其分:“先带来一些value,才能建立关系,最后成就friendship,还不能着急”。

你未来想把企业做大吗?

“不想,爱谁谁… …”

02

Uwe 吴正荣 德国人 来华16年 吧赫西点老板

"我其实不会做生意,店子一直就这么大,能帮助到的人也很有限。"

“但...能帮一个是一个,能做一点是一点。”

来到中国16年,48岁的德国人Uwe讲中文慢条斯理。听他说话好像在听0.1倍速的《双节棍》。但电话那端的他,仍然是当下中国最特殊的创业者之一。

德国人吴正荣

Uwe有一个中国名字——“吴正荣”,他也不知道名字的含义和由来,“汉语老师起的”。吴正荣心思单纯,履历简单:
•化学出身,毕业以后在德国的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;
•2002年,吴正荣和妻子辞去工作来到中国,开始了他9年的义工生涯:给予基金资助+康复训练,帮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,融入社会。


为什么来中国?以前对中国有什么了解?

“不知道,以前对中国什么都不知道...”

在德国看到有关长沙“聋儿”需要帮助的新闻就来了。妻子支持,父母支持,说来就来,干脆利落。

“刚来的时候,没想过会待这么长时间。”

当时的吴正荣也没想到,帮助听障儿童和聋哑人士的工作,会持续到今天。

后厨唯一能听见闹铃的人

“拥有自食其力的技能才能赢得尊严,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同样的机会。”

2011年,吴正荣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——吧赫西点。为啥叫“吧赫西点”?吴正荣的答案:
•他很喜欢音乐家巴赫的作品;
•“巴赫”这个品牌不好注册。


“创业过程中感受到哪些文化差异?”

“很多文化不一样,但差异不大。很多基本的做人方法一样:信任,亲切对待他人。这是不管在哪里都会被人接受的。”

没有商业模式创新,没有互联网思维,没有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概念。吴正荣的创业思路很简单:通过开面包房,教这些听障人士一门手艺。主要店员外加2-3名学徒,全部是年满18岁的听障人士。

店员与吴正荣夫妇一起庆祝结婚20周年

“我不是做生意的料。”

是的,原料全部从德国超市采购,对质量的要求,完全符合我们对德国人的“刻板印象”,保本经营,不做网络推广。后来参加电视节目,开了微博,满屏也只有他的面包。

“我希望顾客是喜欢我们的面包才来,而不是其他。”

店子一度亏损,从闹市辗转到死胡同。湘春巷8号,吧赫西点在这里,开始了保本之路。

累计帮助500多名听障儿童接受康复治疗,教会24位聋哑人西点手艺。

“作为老板不支持员工或者学徒出去创业,因为对于特殊群体,创业太过复杂辛苦。如果技术娴熟,在酒店或者其他面包房工作是不错的选择。”


吴正荣朋友圈:我们的法棍走得快:)(卖得快),明天再做

吴正荣的朋友圈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“美好生活”。但他的现实生活和其他创业者别无二致——一个身兼财务、采购、人事+烘焙师的面包房老板,偶尔客串收银和服务员。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因为他是后厨唯一一个能听到烤箱闹铃的人。

还想开分店吗?

“不想不想,精力有限。”

吴正荣的语速,第一次恢复到1倍速。

03

Lindsay Jernigan 韩卓颖 美国人 来华5年,现居伦敦 最好英文名 创始人

你想想,无论是出国还是在外企工作,你和新认识的老外朋友吃着火锅唱着歌,大声说出你的英文名字——迪克(Dick)!

这名字不错,在中文差不多和“狗蛋儿”一个水平。你的老外朋友难免侧目,来一句中英混搭的——没文化,真可怕。

The Best English Name,一家专门帮人起英文名的网站。美国女孩Lindsay Jernigan(琳赛)是网站创始人。她更像当下中国创业语境里的“创业者”:发现痛点,提出解决方案,也是各类创业活动的“常客”。

最好英文名微博的短视频

2011年琳赛跟随交换生计划,机缘巧合来到上海。因为创业,把自己为期5个月的在华生活延长到了5年。

“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,我是一个外国人,我需要遵循中国的行为准则和做事方式。”

注册WOFE(外商独资企业),ICP备案等等复杂的流程,对于琳赛来讲有些麻烦,不过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越理解这些规则,越佩服中国人的智慧。”

对于在华的外国人来说,中国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,“2013年的时候,我的朋友们几乎都在创业”。琳赛必须适应中国的变化,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市场政策。

好在她有一个法宝帮助自己招聘员工、注册公司,甚至走在政策的“前面”——一位集聚人事、行政功能的中国会计。

“我有时候也会犯糊涂,中国员工就是公司的眼睛和耳朵。”

打破CULTURAL NORM

CULTURAL NORM:文化规范,在特定社会类型的框架内指定认可和适当行动的文化规范、道德或准则。

为了让公司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发挥作用,打破“中庸”的CULTURAL NORM是必须的。琳赛期待自己的员工有更多的建设性意见,“一对一沟通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”。

“我必须承认,英文是一门很难的语言。”

因为在上海和伦敦两地办公,语言障碍被在线沟通放大了:除了语速的问题,英文“俚语”对中国员工的伤害,差不多等于咱们跟琳赛来一段评书。琳赛必须使用更加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。

“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文化差异让人恐惧,但其实我们和你们比想象中有更多的共同点。”

在琳赛看来,上海的中外年青一代,在生活方式上已经开始融合,外国人熟练使用微信,爱吃川菜,喜欢去KTV,同样用冰红茶兑威士忌;中国年轻一代会喝红酒,吃墨西哥菜,过圣诞节。

当她能够不用地图app,指引本地出租车司机回家路线时,她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生活。

“我大概可以报一个沪语培训班,这样我就能听懂上海阿姨们的八卦了...”

04

Rennye 陈琇岚 马来西亚籍华裔 来华13年 520工坊&宏葡餐厅创始人

Rennye ,一个在上海生活了10年的马来西亚华裔,祖籍广东中山。

来华13年,2016年开始创业。创业前,她的最后一个职位是“项目副总裁”。现在,她是一家烘焙店和一家葡澳餐厅的老板。除了零售和堂食,还兼营酒店早餐、活动茶歇和高端宠物糕点。


520工坊的宠物蛋糕

Rennye精通7种语言,早年求学英国的经历,让店铺的sku覆盖几乎所有欧洲和马来西亚的流行糕点。

运营餐厅比当高管简单? no!

某种程度上,创业早期的Rennye,是当下很多入坑餐饮行业创业者的缩影:爱吃,会烹饪,没有从业经验,以及——谜之自信。

开烘焙店之前,她尝试过加盟。但“看到加盟品牌提供的食材时,我整个人都要疯了“,Rennye 无法接受劣质食材,又得不到经营帮助,加盟合作破裂,最后以她损失十几万告终。

和代理售卖糕点的商户谈合作,谈崩了。对方拿着合同和她玩文字游戏,拒退定金,Rennye懵了:居然还有这种操作?咬文嚼字看合同,成为她新get的技能。

餐饮行业创业者能踩的坑,她基本全踩一遍。而外国背景带来的文化差异,也造成许多麻烦。

“首先我需要理解,什么是提成?”

开店后,员工管理让这个前外企高管感到棘手。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,她必须把提成和一切联系在一起:

后厨要省电,这样提成多;

自己的客户自己谈,这样提成多;

… …

复杂的工资结构设计让Rennye感到头疼,这种把“提成”当作“股权”来用的方法,能否让员工更有“主人翁”意识,她也不确定。

员工群体从外企办公室到餐厅大堂的变化,让Rennye感到措手不及:

“关系亲近了,可能会偷懒,太严厉员工会走人。”

“店员吵架会直接影响客人。”

“不敢和员工开玩笑,他们会当真。”

… …

关于员工的问题,Rennye可以列出满满一张A4纸……

而当下她迫切需要解决的,是怎样才能留住员工?最近餐厅的三个员工不辞而别了,Rennye觉得现在的自己像救火员。她要负责招聘、培训,又要分身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不仅大堂后厨来回跑,两个店铺也要轮流站岗。

餐厅冷库突然坏了,食材损失惨重。她请来修理工,修理工们“前赴后继”,冷库没修好,把压缩机修坏了,去找原厂代理更换压缩机,结果代理商拿来的是冒牌货……

“下一刻还会发生什么事?我也不知道。”


[guohaitao 于 2019-2-21 14:58:35 编辑过] 修改


上海外事商务咨询BBS|上海外国人签证咨询BBS|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咨询|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咨询|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咨询